与其它新生事物一样,MBA出现在中国不过短短的几年,就很快成为学界的热点话题。对于那些考研的年轻人来讲,MBA更是炙手可热,MBA在高校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。
工商管理硕士(MasterofBusinessAdministration简称MBA)教育本世纪初起源于美国,后来逐渐成为发达国家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的重要方式,并形成院校管理教育的主流。有资料统计,美国500家大公司的董事长、总经理等高层主管,绝大多数都具有MBA的背景。事实上,初期的MBA确实给三、四十年代的西方经济注入了一股活力。当时美国财长曾形容说:“大批的MBA人才给美国经济发展添足了后劲,使这辆快车飞了起来。”由于西方国家比较重视管理中的软件开发,因此MBA就受到格外的青睐,许多公司都提供了丰厚的薪金和良好的工作环境,MBA们也不辱使命,许多人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MBA已成为“商界英雄”、“管理精英”的代名词,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全球主要发达国家,并走入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的大门。
我国的MBA教育始于1991年。当时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中国人民大学、清华大学、复旦大学等九所高校进行培养MBA的试点工作,标志着这一学位教育的正式起步。三年以后,招收MBA的试点院校扩大到26所,并成立了全国工商管理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。近年来,随着MBA的不断走红,许多院校纷纷申办MBA,到1997年底,全国获得MBA办学资格认证的院校已增至56所。
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新形势下,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是显而易见和迫在眉睫的,开展MBA教育无疑是一件好事。但好事不是依主观愿望就可办好,是不是任何高校都可以开展MBA教育,则应引起社会的关注与思考。
美国和西方的MBA教育,是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起步,并经历了几十年漫长的发展历程。其办学方式和教学模式,也是在不断探索,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,并非简单地照搬照套就能奏效。诚然,我国目前进行MBA教育的院校,相当一部分是实力雄厚的。像人大、清华、北大、同济、复旦等一流院校,从师资力量、办学条件、教学经验等方面,都是完全能够担此重任的。由于MBA培养收费较高,个别院校还将举办MBA作为创收的手段,在办学思想上就不够端正。有的院校并不是因具备了办学条件才开设MBA,而是因为要办MBA才拼起一套班子,甚至绝大部分师资靠外请。
一方面是教的困惑,另一方面是学的渴求。MBA办学之初,由于是试点性质,招生数量控制得很严。截止1997年全国毕业生约在800人左右。近年由于条件的相对放宽,又有一大批青年人加盟这一行列,目前在校的MBA约有7000人。1998年招生名额尚未敲定,但报考人数已达23000人,比1997年增加了一倍。按目前的招生政策规定,报考MBA必须由所在单位委托培养,所以许多人一边复习备考,一边千方百计打通环节,争取单位的“绿卡”;也有的考生与单位达成默契,即单位只管在报考表上签字盖章,至于两万多元的学费,只能自己掏腰包。或许有人要问,MBA真有让人一掷千金而无惜的魅力吗?答案会因每个人的认识不同而异。
MBA教学与其他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显著区别,就在于其务实性、实践性和可操作性。其目的不在于培养搞研究的“学院派”硕士,而是培养学以致用的优秀管理者。朱基同志在谈到这方面情况时也指出: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,需要一大批掌握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,熟悉其运行规则,而又了解中国企业实情的经济管理人才。”
但是,由于我国开展MBA教育时间很短,加之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,在理论与实践这个结合点上,各院校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薄弱环节。尽管一些院校在不断加大案例教学的比重,哈佛的经典案例书也大量出现在学生们的桌上,但案例教学法并非是轻而易举就能掌握好的,学生的理解和接受也需要一个过程。有些西方的案例并不适合于中国,而我们目前又没有搞出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可供教学。况且,即使有了好的案例,如果遇到被“赶鸭子上架”的教师,又谈何启发学生和保证给予正确的引导呢。北京一位在读的女生说:“我觉得两年来接受的,还都是书本上的东西,脑袋里更多地是装了一些新概念和新名词,真的接触实际问题,还是有点儿力不从心。”上海的一位应届毕业生在撰写论文时,居然把赊销作为当前国有企业降低成本、增加收益的一种有效手段来加以论述,没有真正搞清绝大多数企业的赊销,是一种被动无奈之举。这种论点若让饱受“三角债”煎熬的企业老总们看到,岂不啼笑皆非。当然,这可能是个别现象。据悉,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从今年起,将对所有开设MBA的院校,进行规范教程、强化案例教学的培训,并定期进行监督检查。相信再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,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MBA教学模式,会为新世纪培养出更高层次的管理人才。
西方的教育家曾把开设MBA的一些知名院校,形象地称为“生产总经理的工厂”。的确,MBA的教育宗旨就是培养未来的企业家。哈佛的名字和一些商业巨子的名字,是联系在一起的。但是各个国家、各个院校之间的差异很大,就像生产一种蛋糕,因其配方不同、含水量不同烘烤时间不同,最终的质量也会有所不同。那么,我们的MBA们距总经理还有多远呢?
对这个问题,身在其中的MBA们认识亦有所不同。一种观点认为,中国经济界和企业界,正是由于缺少高知识结构的管理人才,发展才受到一定影响。所以走上社会的MBA们,理当在短期内担起重任,扮演“挑大梁”的角色;另一种观点认为,MBA应有足够的自信,但不能有丝毫的自傲,必须从最基础的岗位做起,经过一个再锻炼的过程,才能逐步走上决策岗位。
值得品味的是,持前一种观点的人,多数来自普通院校;而持后一种观点的人,多数来自名牌院校。显然,前者多了一些激情,后者多了一些沉稳。也许后者更清楚地意识到,MBA只是一种资格,一种教育,或者说给了人一个较高的起点。要走好未来的路,攀登更高的目标,走上总经理的岗位,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。